清晨6时,冬日的塞北大漠从沉睡中苏醒。某部无人机连卫连长手持望远镜,仔仔细细地观察着周边的天气状况。冷风吹散薄雾,也拂过他黝黑的脸庞。远处的跑道上,一架无人机准备完毕,正等待指令。
“起飞”指令下达,随着阵阵轰鸣声,无人机在滑跑中腾空而起,向着天空呼啸而去。看着无人机飞上云层,中士韩义东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透过观察窗,韩义东在指挥控制方舱内注视着这一切。无人机起飞那一刻,他清晰听到了自己心跳加速的声音。
“报告飞行数据!”电台传来命令。韩义东将视线很快放回到屏幕上。作为飞行控制员,他要实时关注飞行数据,与战友密切协同,精准控制无人机按照设定航线飞行,捕捉目标。
电脑屏幕上,红色的飞行航线格外显眼。从起点连向目标区,曲折蜿蜒的线条让他不禁想起曾经在这个地方进行过的一次对抗训练。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寒冬,暴风雪说来就来,一夜过去,积雪便把帐篷堵得严严实实。极寒天气仿佛要冻结一切,在室外活动没一会儿,韩义东的眉毛上便结满了冰碴。
喘着粗气,韩义东跟着卫连长爬上了临近宿营地的一座山包。不顾寒风刺骨,他们赶紧摊开地图,寻找合适的试飞点位。怎料放眼望去,一片白雪茫茫,地图上标示的点位早已被雪覆盖,杳无踪迹。两人睁大眼睛仔细对照,仍一无所获——尽管来之前他们曾预想了多种有几率发生的意外状况,但是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一种“意料之外”。
可“意料之外”才是战场常态。在导调组看来,一支部队的未来取决于它的实战能力。如果战场设置都在意料之中,那便毫无挑战。
“目标1号地域,实施电磁压制!”时针正指向凌晨1点,电台中突然传来红方指挥员的作战指令。
“发射!”闻令而动,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直指“敌”阵地上空。从无人机发射的那一刻起,韩义东的双眼就再也没有离开操作界面和电脑屏幕。在隐蔽伪装的指挥控制方舱里,他的双手灵活地游走在无人机操纵台上。
“搜捕目标,实施干扰!”不久,“蓝军”电磁信号出现在屏幕上。卫连长迅速下达指令,无人机随即撒开一张电磁大网。胜利在望,“敌”方却快速变换通信频率,交错规避干扰,并模拟多个假目标佯动诱真,战场态势一时间陷入僵局。
夜战,总是变幻莫测的。“敌”在明处时还好,一旦捕捉不到对方目标,夜色便使战局更加胶着。
周围小声的议论像飘落的雪花,那雪花又化为一粒粒碎冰,敲打在卫连长的心头上。“眼下还不是放弃的时候!”他紧盯着屏幕,逐渐摸清对手改频时间规律,最终成功锁定目标。
然而,战场之上分秒必争。就在他们即将展开行动的前一刻,“蓝军”已成功锁定他们的位置坐标。刹那间,电台失灵、雷达失效,指挥网陷入瘫痪。与此同时,“敌”炮兵分队实施火力打击,无人机连“全军覆没”。
破晓时分,大漠寒风呼呼作响。听着呼啸的风声,卫连长眉头紧锁,思考着该如何反败为胜。
受高原高寒环境影响,装备性能有所变化。对这种特殊情况,教材上是没有具体数据参考的,需要官兵一点点摸索体会。第二天,他带着连队骨干组成“攻关小组”,大家抱起教材、钻进战车,以归零心态重学装备。
“无人机是我的老伙计,但遇到陌生地域和极端天候,它就会变得和平时大不一样,要重新认识它。”每次训练结束,韩义东都会努力探索极限条件下的飞行要领。不知不觉间,他教材翻了好几遍,笔记记了一大本。
作为转岗到无人机连的新手,一级上士邓晓峰在没有专家技术指导、没有老班长帮教的情况下,愣是憋着一股子劲,将每个专业术语都精准背记、每个技术参数都分析研究。新型无人机列装后,他很快对装备各部位的构造、功用、原理和相关性能参数做到“一口清”,还掌握了多项技能。
又是一年野外驻训,夏夜的戈壁滩格外静谧、幽暗。卫连长在帐篷后的小山坡席地而坐,吹着裹挟沙尘、呼啸来去的风,伸手仿佛就能掬起一捧银色的月光。
“所有人员迅速下车,占领阵地!”下达完指令,紧握着对讲机,卫连长心潮起伏。这场多兵种协同训练打响至今,他已连续奋战两天两夜,血丝早已布满双眼。“看来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他猛地起身,扣紧头顶的钢盔,向发射阵地走去。
在这片塞北大漠,朔风呼啸不绝于耳。夹杂着沙砾的风,如刀剑般刺向旷野上的每一个角落。
迎着风沙,邓晓峰带领机务班战士,迅速操控设备、调整角度、吊装无人机。大概一刻钟后,配发不久的某新型无人机就已完成开设。风沙拍在机身上,铮铮作响。搓了搓僵硬的双手,邓晓峰拿起对讲机向连长报告:“架设完毕!”
夹杂着风声,各种指令在对讲机中不时传来,无人机起飞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无人机连的协同作战。每一次飞行,各个战位上的官兵都要上紧发条。
“立即调整起飞方向!”卫连长一边指挥几名操作手迅速调整起飞方向,一边连接点火线缆、完成加电准备。
然而,就在发射前的一瞬间,风向再次发生改变。众人错愕之时,纷纷看向连长。大家心里都很清楚——风向变化无常,贸然起飞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战场讲究分秒必争,容不得半点犹豫。卫连长攥紧拳头,斩钉截铁地下达命令:“气象员,实时测量风速风向,择机滑跑起飞!”全连官兵依令而动,机务手仔细检查,气象员监测风向,飞控手操作摇杆……“调整侧偏!”“大马力爬升!”一阵轰鸣声中,无人机像一支利箭刺向天空,在高空翱翔,顺利完成起飞。
李白在观放白鹰时,曾写下诗句“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形容白鹰翱翔天空,目视百里的英姿。无人机腾空而起,划破长空,在战士们的想象中,那也是他们放飞的一只“鹰”。只见无人机悄然抵近“敌”防御前沿,很快,“敌情”信息被源源不断传回指挥部。
“发现目标,已锁定!要不要进行激光照射引导?”无人机地面控制站里,屏幕画面中忽然出现3座地堡。确认为“敌”目标后,任务控制员亢喜年立即向指挥员报告。
“无人机实施激光照射!炮兵分队立即准备打击!”接到指令,操纵手迅速按下激光照射按钮,地堡瞬间被“摧毁”。
刚与炮兵分队完成协同打击任务,电台中又传来上级指令:“02,命你部于30分钟后协同直升机编队,对地面移动目标实施打击!”
云霄之上,战鹰盘旋。一番侦察后,亢喜年在屏幕上发现一个移动的小黑点,经判别确认为“敌”正在机动的装甲车。他立即锁定跟踪,同步向上级报告情况。
此时,隐蔽盘旋在山谷中的武装直升机接到“敌情”通报,跃升而起,在无人机激光照射引导下锁定目标……
引擎声再次回荡在戈壁上空,朔风呼啸依旧不绝于耳。伴着飞扬的尘土,无人机在轰鸣的马达声中返回着陆。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加速度”。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学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开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明显降低药物副作用。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